一、杂草种类
麦田杂草的种类很多,主要有灰藜、播娘嵩、田旋花、稗草、扁蓿等。近几年的调查表明:在我县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的杂草为播娘蒿,最高密度达356株/㎡。
麦田杂草密度大,危害重,且有逐年加重之势。杂草不仅与小麦争水、争肥,而且影响麦田通风透光和小麦的光合作用,从而导致产量不断降低。
二、危害特点
每年3月初,随着小麦的返青,麦田杂草也开始萌发生长,到4月1日左右进入杂草发生高峰期,此时杂草发生比较集中,且植株小,组织幼嫩,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,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。小麦拔节后,对化学药剂都比较敏感,因些,小麦生长的中后期不提倡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杂草防治。
三、防治措施
1.小麦分蘖末期至拔节前(3月下旬~4月初),每667㎡用奔腾4~5克或巨镰1.2~2.0克;用20%二甲四氯水剂250~300毫升,对水25~35千克喷雾,可防除大多数1年生阔叶杂草;或每667㎡用75%巨星1~2克,对水30千克,防治麦田阔叶杂草。
2.对于错过防治适期未防治,且杂草植株较大的麦田,采用人工拔除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不能重复喷药,喷药后7天内麦田禁止灌水。
2.严格掌握用量和用药期,小麦拔节之后,对此药敏感,禁止用药。
3.百草敌、2,4-D丁酯对双子叶作物敏感,易引起药害,药后须彻底清洗药械。
4.施药时要防止药液漂移到麦田周围双子叶植物,如棉花、瓜类、茄果类蔬菜、果树上,产生药害,选择无风晴天施药,均匀喷洒。 |